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变革管理
发布日期:2015-06-05浏览:2137
- 
                                                                课程背景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过去的错误进行一种深刻的反省,有一种悔过意识,并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改变愿望。民营企业改革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改革,是一种深层次价值观念及基本理念的革命。改革实际上是从传统的农业取向型文化向现代工业及信息社会文化转型变革。课程时长12 H课程大纲第一章、发展之痛
 1、民营企业对社会贡献
 2、短寿的中国民营企业
 战略决策失误;对行业发展方向判断失误
 过度扩张和盲目多元化
 金融衍生品等虚拟经济盲目发展
 过于依赖OEM模式
 道德、社会责任的缺乏和监管缺失
 基础管理缺乏、薄弱等等……
 3、民营发展先天不足
 4、中国民营企业特色和弊病
 5、转型变革期: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转型变革期”。在转型变革过程中,企业经受变革阵痛,逐渐向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模式靠近。
 
 第二讲:中西二元
 西方企业所走过的200年工业化之路,我们从1977年开始,仅仅只走了30余年。这就是当今中西企业“二元化”格局,已是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中一个普遍的规律;然而,中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变革动力大都源于国际经济大潮压力被动转型变革的,很少因意识到自身的先天不足而主动转型变革的。
 一、管理模式格局
 1、经验型管理阶段
 2、科学型管理阶段
 3、现代型管理阶段
 二、商业文化态势
 1、人类历史文化跨越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工业文化
 现代人文文化
 2、中国社会文化背景
 3、中国商业生态环境
 4、转型变革-等死?找死?
 1、先天不足-主动转型变革
 2、全球化压力-被动转型变革
 转型期的阵痛大都是变革主体为过去传统体制付出的代价,传统模式越落后,这种代价就越大,阵痛也就越强烈。
 
 第三讲、维新变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唯其艰难,更显勇毅!
 1、克服浮躁,科学型转轨
 信心与信念
 激情与冲创精神
 理性与豪情
 发明与试错精神
 2、 变革阵痛的深思
 新旧体制的冲撞
 变革与反变革组织阵营纷争
 变革土壤-组织文化
 3、物理恒变,新民至善
 4、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国家与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唯一的路
 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唯一的路
 转型变革是企业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
 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
 5. 变革之根-企业主“企业家精神”
 大都企业转型变革是逼上梁山的,原来公司的治理模式让企业走上了死路,在无奈的情况下老板选择了转型变革,但是,变革的对象不是别的,恰恰是过去老板自己塑造成型、已经习惯的那一套模式,改得越多,老板本人就越痛苦。
 
 第四章、变革方略
 世界上所有组织变革都是在客观条件不成熟和文化“软件”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开始推进,这就注定了变革阵痛必然出现。而条件越不成熟,文化差距越大,阵痛就越强烈。
 1. 转型变革的哲学
 学会变革妥协的艺术;
 打造变革的组织阵营(同志);
 塑造及传播变革文化、信仰;
 瓦解敌对阵营势力;
 确立变革方针、政策、目标;
 分享变革成果;
 驱离复辟-巩固变革成果;
 切记:变革永远在妥协中前行。
 2、变革-择人而任势
 变革先变人,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变革不求于势,择人任势!
 3、变革四大策略
 “革命式” 变革
 “双轨制” 变革
 “润物无声式” 变革
 “声东击西式” 变革
 4、企业发展阶段与变革手法
 创业期?
 成长期?
 成熟期?
 5、变革“修道而保法”
 6、变革哲学“无形决定有形”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